2020年伊始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战“疫”期间,改变了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打乱了常规的工作和教学计划,虽然疫情来势汹汹,但名师工作室的学习与交流却在甘小的老师的带领下有序进行。导师要求各位学员:战“疫”期间,在确保师生安全和开展在线网络教学的同时,不忘提升综合素质,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一、基本情况
1.学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疫情期间,虽然工作室导师甘小的老师与五位学员无法聚集在一起研讨学员个人发展规划,但这并没有耽误导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在甘小的老师的指导下,各位学员按照自身教育教学现状与未来个人发展期望撰写了《个人发展规划》,这将是工作室学员未来两年的工作与学习规划,是学员脚踏实地做好工作室培育工作的前提,相信经过未来两年导师的培育与个人的努力,每一位学员在教学与科研能力上都会获得长足进步。
2.导师与学员所在学校协商制定带教方案
为使每位成员的发展规划详实、具体、可操作,甘小的老师结合每一位学员的实际情况和现有基础,通过在线一对一与学员进行了沟通研讨和耐心点拨。使学员明确了未来两年里,自身的专业研究方向和学习目标是什么?具体的发展计划和措施是什么?预期的成果有什么?根据个人愿景,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定位,主持人甘小的老师为每个学员量身定制带教方案,期冀通过两年的学习、研讨、个性化打造,让每一个学员都能有合理的定位,有较高的站位,有可以持续发展的地位。
3.参与市教委教组织的中职学校网课录制工作
工作室5位学员中有4位学员直接参与了市教委组织的“空中课堂”中职学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网课录制工作。其中郭明华老师参与了本学期全部4个月的网课录制,陈娟老师参与了3个月的网课录制,陈丁胜老师参与了2个月的网课录制,丁宁老师参与了1个月的网课录制,王佳老师辅助参与了网课录制工作。工作室承担了超过将近一半的录课任务,特殊时期,特殊任务,语文工作室勇于担当,为上海的防疫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上海职业教育迈向信息化尽了绵薄之力。
4.主持并参与跨学科教研活动
语文名师培育工作室主持人甘小的兼任上海市中职名师培育工作室第二协作组组长。5月28日下午,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组织第二协作组跨学科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甘小的老师提前计划和部署,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赵晓伟老师、指导专家郑洁老师、协作组8位工作室主持人及各工作室全体学员共65人参与活动。
活动围绕“助力学员成长,工作室在行动”为主题,李立红老师与袁晖江老师分别代表第一届名师培育工作室主持人向与会教师介绍了工作室运行中的做法与经验,为未来工作室发展辐射更多的中职学校,为中职教师搭建更多、更优的个性发展平台提供了新的见解。名师培育工作主持人第二协作组的另外6位主持人谢永业、杨海慧、颜苏勤、王佳、郭顺清、甘小的分别结合现阶段工作内容与下一阶段工作设想做了交流发言。发言中各位主持人对学员们现阶段的工作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也强调工作室是一个共同体,是一个高素质的团体。在名师工作室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们应当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努力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经过名师工作室的培育快速成长,并在未来的若干年里,在上海中职教育战线上看到大家的身影。
二、主要活动及做法
1.读书分享与交流,提升教师能力
工作室主持人甘小的老师向学员们推荐了一份书单——《推荐书目-给工作室成员》。书单中列出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图书30余册。要求学员强化学习,立足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展开读书活动。计划从2020年6月起组织学员做到“一个月一本书”“一月一次读书分享会”“一月一份读书笔记”,要求学员多读书,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每月组织线上交流。同时,设想在未来联系沪上新潮书店或各类读书会开展一次线下的读书分享活动。
2.筹备教学资源,解决实战问题
有人说,名师来源于实战经验,因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上摔打出来的。中职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还在于中职的课堂更多地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一名优秀教师要在三尺讲台上叱咤风云,还需要在生活中去发现、去积累。工作室计划于2020年7-8月暑假期间,组织学员走访上海名人故居,积累视频素材,撰写名人故居导介词并配音,做一个一个比较完整的具有上海地域特征的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导介词教学资源库。
3.研读新课标,助力上海中职语文教育发展
2020年版中职语文新课标现已公布,对于2020版的新课标,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仔细琢磨,在不断的研讨和学习中,使自己得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工作室学员在线上研讨中都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工作室将集中力量组织学员针对新课标展开研读与学习、围绕新课标与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展开研究。同时将关注新课标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设计与实施教与学的活动,从理论研讨到教学实践,保证未来教学中学生处于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
三、主要成效
1.工作室工作成效
2020年5月,工作室完成市教委组织的“空中课堂”中职学校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网课录制工作。甘小的老师作为上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的副主编与教材日常运作主持人,在网课录制工作中全程参与课程录制脚本的审定与现场拍摄的监制工作。工作室五位学员全部参与课程的录制与课程脚本的撰写、修改工作。这项工作不仅从顶层设计上做规划,特别是解决了特殊时期“停课停学”的问题,同时积累了网课制作的水平,客观上推进了上海职业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
2.工作室学员个人工作成效
郭明华老师代表所在学校申报闵行区“特色骨干教师”称号,申报结果将于2020年7月公布。
附:简讯二则
【简讯一】
名师引领,精细打磨,助力成长
——甘小的名师工作室领衔上海市中职语文(上教版)网课录制纪实
因应疫情,为解数十万学生面临无学可上的窘境,上海教委提出“停课不停学”,统一组织各学科最好的老师,顶层设计,制作网课,覆盖全市各学段。中等职业学校在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下,也迅速组建队伍,录制基础课程。语文课程(上教版)由本套教材副主编牵头组织,甘小的名师工作室迅速行动起来,参与到课程录制工作中来。原本以为是应急,熟料,这一做就是一个学期。从2月份开始,一直到5月,工作室4名成员共录制了26节课,圆满地完成了教委交代的特殊时期的工作。
名师助力齐上阵
接到网课制作的任务正值2020年春节期间,距离3月2日的线上开学时间不足一个月,录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尤其这样的批量录课,还真是“大姑娘上轿---第一回”。
为保证每一堂视频课都成为经得起挑剔的精品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甘小的老师本着严选人、严把关的原则,组织名师工作室成员和青年骨干教师进行录课,第一期名师工作室挑选了郭明华和丁宁老师参与其中,从第二期开始陈娟老师和陈丁胜老师也加入到录课队伍中来。名师工作室另一位学员王佳虽然没有参与录制,但她也尝试以助手的身份帮助其他录课老师出谋划策,甚至参与到专家的批注工作中。到5月录课结束时,郭明华老师参与录课11节,陈娟老师参与录课6节,陈丁胜老师参与录课5节,丁宁老师参与录课4节。占录制总课时的一半。
学员录制,主持人甘老师指导,从备课到授课脚本、教案的写作、审核与修改,再到完成课件制作、课程录制与现场摄像,录课教师与指导教师经常加班到深夜甚至通宵。老师们以实际行动,成为勇担使命战疫情、助力教学做表率的践行者。
精雕、精磨、高质量
每节课的背后,都有平凡感人的故事;每一位老师的心中,都有对教育,尤其是对语文教育深深的热爱。备课、写脚本、修改、制作课件、试讲、录课、现场录课,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准确地理解教材,把握授课重点和难点,授课教师查阅教材,认真备课,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为了制作精彩的课件,老师们在电脑前面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与指导专家在网络上“面对面”碰撞,进行研讨、打磨。不断调整教学状态和学习状态,及时改进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完成视频课录制后,指导专家还要对着电脑一帧一帧地观看,从天明忙到黑夜,就为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线上的反复交流与探讨,教学脚本和授课课件的修改完善只为把高质量的在线视频课展示给学生。虽然“磨课”的过程无法让思维的碰撞在现场点燃火花,但每节课授课教师与指导教师都能在网络上“面对面”碰撞。现场录制视频时,原本对教学驾轻就熟的老师们显得有些局促甚至失去了方向。“眼前没有学生,心中要有学生”甘老师的话让录课老师豁然开朗。
磨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思想在“碰撞”中闪耀;有不同,有争议,有分歧,但目的是一个,呈现出最好的状态,做出最满意的课,甘老师批评中带着满满的期待,学员在长长的呵欠里凸显出满足;你帮我,我帮你,彼此的关心和支持,让老师们感受了到工作室的温暖,体现了工作室教师之间的奉献与合作精神。
教学教研促成长
“名师工作室”设立的宗旨在于发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培养带动更多优秀中职教师。此次网课录制工作,对青年教师而言,既是检验教学基本能力,也是促进教学教研形式多样化,手段多途径的有利机会。
工作室5位成员。4位参与了本学期网课的录制工作,主持人甘老师既是策划者也是指导者。在指导过程中,甘老师首先强调教学设计的规范,任何一堂课都要在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上讲规范。其次,强调对教学(学习)目标的把握,对于一堂课为什么要确立这个目标,实际的依据是什么?甘老师要求学员们研读课文,做到精准把握。关于教学语言,甘老师也非常在意,甘老师反复强调,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准确、干净、简洁,还要努力做到有诗意。营造一种诗意的语文课堂,工作室的几位学员在不断地追求和探索。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战役,更是一种考验。大规模在线视频课让从教研员到教师,再到学生和家长都参与到其中。师生共看一面屏,疫情阻隔不了知识的传递。上海市中职教育“甘小的语文名师培育工作室”全体成员用教师的初心,用知识的本心,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简讯二】
“助力学员成长,工作室在行动”
名师工作室(第二组)线上教研活动简报
2020年第二组名师培育工作室教研活动于5月28日下午在线上召开。教研活动的主题围绕“助力学员成长,工作室在行动”展开,出席线上活动的有上海市教委装备中心赵晓伟、第二组指导专家郑洁、8个名师培育工作室的主持人以及所有学员。教研活动的议程主要有五项,李立红、袁晖江两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结合教师个性需求与个性带教做了助力工作室学员发展的交流报告;立足最近工作及后续思考,6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谢永业、杨海慧、颜苏勤、王佳、郭顺清、甘小的做了交流报告。第二组名师工作室指导专家郑洁做了指导发言;上海市教委装备中心赵晓伟老师做了总结发言。
一、整合多元资源,关注学员个性需求
李立红创业教育名师培育工作室,聚焦创业教育,在过去的几年中,李立红名师培育工作室累计指导了23个学生创业项目,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共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上海市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浦东新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和优秀组织奖。
1.立足学员个性需求开展学员培育
李立红老师的报告从三个方面展开介绍工作室如何围绕学员需求为学员制定个性化方案。李老师首先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学员对创业相关资源的感兴趣程度。根据需求再设计共性化的需求培育目标,目标将在2年的时间里从5个层面开展培育。李老师对学员进行简单的测评,从中发现学员的长短处,并结合学员所在学科及教学经验确定学员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定位。有了学习定位,李老师设计了个性化的目标和培养形式。她建立了“3+1+1”的培育模式,组建由三位创业者导师,一位创业指导,一位创业培训导师构成的团队,为学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2.重视团队建设,培育学员成长
李立红老师主持的工作室以创业教育资源平台开发和精品课程2.0设计与开发作为一个抓手和载体,促进学员的学习成长,整个团队从零开始慢慢成长,逐渐成为一个合作型的工作室团队。工作室为学员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舞台。其中市级层面的展示及兄弟学校之间的展示,让导师,让学员都有了更加直观和丰富的交流经历。
此外,工作室还采取了试用期制度,也就是第一个学期结束后,工作室与学员可以进行双向选择,以此促进学员学习,同时也为学员提供了一个退出机制。
3. 整合多元资源,关注学员发展
除了整合创业专家志愿团的资源外,李立红老师还利用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资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组织学员参与了许多公益活动,在这期间既享受到了公益的资源,也为教学带来便利和帮助。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丰富了资源,并积累了一些新的资源,同时共同践行了共享理念,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当中,为我们的学生、兄弟学校以及我们的社会公众提供了公益服务,回馈了我们的社会公众。
二、聚焦发展,个性带教,助力学员成长
袁晖江德育(科研)名师培育工作室以科研为抓手和主线,以“根植职教事业,秉承工匠精神”为主题,为每个学员确定研究方向。每周二,四名学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开展活动,既有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又有团队头脑风暴,在反复研讨,精心打磨中,学员科研意识显著增强,科研能力明显提升。袁老师及专家团队还深入每个学员学校现场推进,跟踪指导,实现德育科研“接地气,见实效”。
袁晖江老师主持的德育名师工作室在过去的两年中得到了教委装备中心的大力支持,袁老师在工作室搭建、主持人与学员发展方面都拥有了比较宏观的构思。
袁老师在工作室主持上关注学员在研究、探索、思考方面的不足,结合工作室工作目标不断提升学员能力;袁老师强调学生的学习态度,本着将学员培养成专家型教师的目标,强调学员学习与做学问的态度;此外,袁老师还关注学员的教学视野的拓展,她强调学员自主完成课题,同时她还以团队的形式组织学员共同完成了“幸福教育”项目。
作为工作室导师,袁老师主持工作室工作强调严格管理,她建立起五个规章制度,固定活动时间,累计组织活动83次,每次活动时间从早到晚,初步估计时课时达长达600多课时。她要求每次活动都留有学习记录,包括学员的学习感悟、学习心得,还包括学员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所思所想。袁老师对学员们的文稿都会认真批注,在批注过程中袁老师逐步落实了学员规划、课题申报书、论文课题总结与课题报告等学员文档的规范性。与此同时,袁老师在交流中设法了解学员的想法,逐步确定学员的发展方向。袁老师鼓励学员开展个性化课题研究,瞄准未来引导学生基于德育开展社团活动与社团建设,或者基于一线教学开发德育资源。
作为名师培育工作室的主持人,袁老师关注德育科研。她要求学员在开展科研前要完成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包括各种文献、德育方面的知识等,学员要开展听评课的研讨以及读书交流。课题研究过程中,工作室会为学员制定研究进程表,明确时间节点、工作内容及评审标准。袁老师还鼓励学员将研究课题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学员王老师指导的旗袍礼仪文化社团承担了所在学校多次重要礼仪接待,社团活动拓展了德育展示平台。袁老师组织学员开展“幸福课程”课题研究,共同编写德育教程,并将它投入到正式的教学实践中。
三、网络教研共论名师培育,名家荟萃共绘工作思考
名师工作室(第二组)共有主持人8名,其中正高级教师4名,人数达到了全部主持人的一半,工作室主持人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很高的造诣。他们在工作室活动开展过程中都取得了不少成绩,其中谢永业名师工作室、杨海慧名师工作室、甘小的名师工作室还承担了市教委组织的“空中课堂”在线课程的录制工作,收获了许多经验。
1. 谢永业英语名师工作室
谢永业英语名师培育工作室探索真实化英语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以独立研究与合作探索相结合的形式,从课堂教学的细节入手,探索“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之间关系,研究提高常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增强了学员“理论落地,聚集课堂”的意识。
谢永业老师关注教师作为领导者的专业示范标准,他要求学员合作阅读原版《教育心理学》,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交流,寻找自身学习差距,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工作室未来的发展,谢老师关注反思与批判性思维、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准备联合开展大型教学研讨活动,给学员们搭建一个更高的交流与辐射平台,让我们的学员老师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去促进专业发展。辐射上海市职业教育高水平师资培养的路径或者方法,以此引领全国中职英语教育教学,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2.
郭顺清名师工作室
郭顺清老师是正高级讲师,国家注册和执业医师,上海市二级心理咨询师考官,上海市教委政治德育中心组成员,上海市心理学会的理事,上海市职教集团特聘心理讲师,郭老师擅长团体辅导和个体精神分析等心理咨询。郭顺清老师认为教师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经历三个过程。首先是学习,向他人学习;其次是实践,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最后是反思,在师德、课程教学、课题研究以及管理上开展反思。对于工作室的主要任务,郭老师认为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学校教师的梯队建设。郭老师认为要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就一群人走,有着相同兴趣爱好和价值追求的一群人,通过解放思想,取长补短,分享经验,通过团队的协助,一定能取得互相的、共同的提高。这也就是名师工作室的意义所在。
3.
杨海慧名师工作室
立足课堂,聚焦教学,搭建平台,助推成长。工作室全体学员承担了市教委组织的“空中课堂”在线课程录制任务。工作室结合中职思政新课标参与了《职业道德与法律》全国教材的教学参考修订任务。在这过程中杨海慧老师与工作室学员对课标、课程以及教学过程等一系列问题有了新的思考。在未来的2年时间中,工作室将会进行更积极的互动,工作室成员之间将形成一个资源共享、协作育人的学习共同体。
4.
颜苏勤名师工作室
颜苏勤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在颜老师的带领下结合自身能力特点分别担任文艺委员、读研委员、宣传委员、科研委员和学习委员。活动前文艺委员会开展热身运动,宣传委员会为活动设计专属海报,研读委员会为读书活动提供思维导图和要点摘录。通过工作室的锻炼,学员们的能力也获得突飞猛进的提升。
颜苏勤老师在中职心理学科方面潜心研究,在中职心理教学发展上拥有自己的理论,达到了很高的高度。颜苏勤老师将工作室的目标定义为:以师德高尚、品格优良和个性化发展为目标,以青春期心理健康特色课程开发、教科研工作能力和个案辅导能力提升为着力点,助力学员成为骨干心理教师。在上海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有志于发展成为全国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工作室参与编写的《中职生青春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国配教材将于明后年同国规教材同时出版。
5.
王佳名师工作室
王佳老师来自于上海工商外国语学校,她是日语专业的教师,担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命题组成员,曾参与执笔教育部2015年商务日语教学标准。王佳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根据青年教师多和外语学科的特点,以学习共同体为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以培养学员在市级层面,中职日语教学领域中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为目标,与学员共同指定学院发展规划,并根据个人特色制定学员代教方案以及工作室的活动安排。
6.
甘小的名师工作室
甘小的老师是正高级讲师,上海市中职语文中心组组长。甘老师名师工作室关注学员的发展,甘老师认为学员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两个行”教师。第一,学员必须抓紧时间学习。通过学习教师才能成为一个教学能手,成为一个课堂高手。通过学习,教师才能占领三尺讲台,占领电脑屏幕。反之,任何一名教师都不能说是一个高水平的优秀老师。第二,学员必须重视研究。学员应该朝研究型教师发展,用研究来反哺教学,用科研来指导教学。在工作室日常工作中,甘小的老师带领学员直接参与了市教委组织的“空中课堂”在线课程的录制工作,得到了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较高的赞誉。下一阶段,工作室将组织学员开展读书活动并撰写读书笔记,开展报告交流;暑假期间学员将提前研读教育部中职语文新课标,开展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调研,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之路行稳致远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相互启发,共同助力
郑洁老师是上海市中职名师培育工作室(第二组)的指导专家。郑老师强调除了要助力学员成长,工作室在行动,还要强调的是学员需要成长,工作室需要行动。郑洁老师指出,工作室的主持人,不仅自己要做一个名师,而且还要把阳光水土给予工作室的学员,重点培育学员聚焦课堂的教学,坚持让教材教法贴近学生。
郑洁老师认为工作室的定位应该是助力,推动学员成长,推送学员亮相,为学员的成长事先要做好准备,做好框架。同时,工作室学员也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郑洁老师认为学员应该给自己定位为给力,学员要能够明确自己的阶梯定位和目标定位,通过借导师之力,借工作室平台之力来借力成长。学员更需要通过读书、上课、研讨、活动策划为自己做好一个成长框架,竭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研能力,展示工作室的风采。
五、专家点评,专业引领
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赵晓伟老师对本次协作组会议做了总结发言。赵晓伟老师的发言中围绕名师培育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工作的实施与效果以及工作成果的呈现与展示展开。他在讲话中指出,名师培育工作室的成立初衷是鼓励教师个体成长,创新教师培育制度。工作室在工作中要力争解决名师不名与名师不够的现状。结合日常工作做好学员培育培训。
赵晓伟老师强调,上海中职教育的发展优势关键在于优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配置均衡的人才梯队是推动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教育改革中实际问题的有效举措。工作室工作中要突出“四个抓手”,即聚焦重点、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个性成长。工作室主持人要做到聚焦、做实与个性。学员要加深学习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通过活动的设计、组织、反思、实践、总结、宣传稿撰写等突出学员主体,落实个性发展。
赵晓伟老师表示,名师培育工作室要为学员提供更广阔的市级发展平台,作为职业教育的“领头羊”和“生力军”,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学员必须强化责任担当意识,进一步发挥名师的提升、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带动上海中职优秀教育教学人才的成长。学员要利用好工作室这一平台,积极开展公开课、课题研究、教材开发、论坛沙龙等交流展示。基于个人发展规划,前后对比对,加速成长。
赵晓伟老师希望工作室的学员们珍惜学习锻炼的机会,向名师们看齐,努力加强师德修养、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加强教学风格的培养,与主持人形成学习共同体,有效互动、夯实基础,扎扎实实地解决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与同期学员共同学习,同伴共振,为促进上海中职教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